2023年4月7日下午,武漢理工大學一行領導老師蒞臨青島39中(海大附中)高中校區參觀交流。在學校趙昇柯副校長的陪同下,武漢理工大學一行領導了解了學校的校史、辦學特色及辦學成效,并參觀了學校海洋科技樓的功能實驗室和展廳。
介紹之后,武漢理工大學的柴威教授和青島研究院南永東副院長分別為高一級部全體學生開設了海洋科普講座和新高考指導講座。柴威教授近年來發表國內外學術論文70余篇,擔任湖北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湖南省科技廳項目評審專家、國家留學基金委通訊評審專家。本次講座的題目為《海洋工程,我的求學與成長之路》。
在本次講座中,柴威教授首先介紹了海洋工程,使同學們深入地學習了海岸工程、近海工程、深海工程以及極地工程的概念、作用、區別與聯系,體會了中國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同時,柴威教授也提到,即使我國科技發展如此迅速,但相比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們的科技力量仍然不強,自主創新能力仍然較弱,這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國家尚未富強,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當穩扎穩打,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砥礪前行,為國家未來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著,柴威教授講述了他在高中畢業后的求學與成長之路。其中最為艱苦但也最為精彩的一部分便是柴威教授奮力備戰于考博士的那段時光。艱苦是因為柴威教授每日都熬夜苦戰,學習的這根弦緊緊地繃著,不敢有一絲懈??;精彩是因為他的努力有了巨大的回報,平常人考博士可能需4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柴威教授僅僅用了3年便通過了,而這一切的一切全部基于他那堅強的意志。
在柴威教授的講座結束后,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南永東副院長通過對新高考政策的最新解讀,為同學們指明了未來可以順利考進自己心儀大學的多種途徑和多種選擇,同學們也對當下的高考形勢與高考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通過本次的專家講座,同學們不僅對海洋有了更加濃厚的興趣,而且還學到了作為一名高中生,該如何將自己的理想與民族復興相結合,該如何去為了自己和民族的未來去奮斗,去拼搏,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青春夢。
部分學生現場筆記
部分學生講座感悟:
通過本次講座,我意識到勤奮學習,扎實的學識,才能綻放出絢麗的花朵,柴威博士一路從學霸云集的武漢理工大學的學士到國內一流的上海交通大學的碩士,再到頗具影響力的挪威科技大學的博士及博士后,如今成為武漢理工大學教授,這份完美的履歷,讓人贊嘆不已;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是一件驕傲和幸福的事情,柴威博士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研的時候萌生了出國的想法并付諸實踐,考雅思并拿到錄取,再次給學歷和畢業院校鍍上一層金,這份非凡的執行力和行動力深刻詮釋了執行力才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關鍵,我們也要像他那樣勇于走出舒適圈,不斷探索,不斷提高,不斷成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整個博士期間,柴博士廣泛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不僅增強了自己的學術能力,也開拓了視野。我們也要知行合一,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積極努力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多學習,勤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每周一次的海洋科普講座為同學們打開了科學探索之門,每周不同的專家,不同的精彩內容,讓同學們憧憬期待。
——2022級3班馬茂源
今天的海洋講座十分的充實,第一場是柴威教授的《海洋工程,我的成長與求學之路》,柴威教授講述了他自己從大學到博士后的“傳奇”求學之路,我對比深有感悟。柴威教授出身農村,但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漢理工大學,之后他在武漢理工大學又奮發進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他曾說過自己的英語和政治并不是很好,所以開始惡補英語與政治,最終成功的“上岸”了。這種接受自己短處并進行彌補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后來他又繼續考取了挪威科技大學的博士并三年就取得了博士學位,他這個“傳奇”的事跡使我們知道學習是可以改變人生的,我們要奮發努力,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第二場也同樣精彩。是由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的南教授,他為我們講述了新高考改革下的高考途徑,兩種新的招生方式不僅拓展了我們的選擇,也為我們造就了一條更好的求學之路,他的演講十分具有參考性,讓我們知道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場十分重要的考試,它可以改變人生,我們要認真去對待這場考試
今天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讓高考可以改變命運這一個觀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我會繼續奮進努力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學。
——2022級3班 徐浩然
柴威教授在高中畢業考入武漢理工大學后,他并沒有在大學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繼續發憤圖強的學習。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柴威教授憑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上了博士。在這之后,他曾還萌生過要出國的想法,結果不到一年他就把雅思考出來了。這么優秀的教授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柴威教授最后還給我們分享了一點建議:
1、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是一件驕傲幸福的事情
2、勝不驕,敗不餒,持之以恒的努力會得到收獲
3、多與師長,同窗,家長交流
4、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柴威教授的每一條建議都使我們受益匪淺,銘記心中。
最后,南永東院長為我們解讀了新高考政策,高考是職業、薪資、社會地位的一次預分配。我認為這句話很有道理,所以在高中這三年必須要拼命學習,為的都是自己美好的未來。市排名×11=省排名這個公式也讓我意識到了現在的自己與其他人的距離是多么的遙遠,不過我相信,兩年多的時間足夠我們去拼搏,超車。也預祝我自己這剩下兩年的高中生活愈發順利、精彩!
——2022級3班 徐楚杰
撰稿:2022級3班 孫少楠、張仁澤
編輯:白曉歌
審稿人:趙晟珂、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