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2023屆高三歷史二輪復習夯實基礎、蘊養高階思維的總目標,進一步提升高三歷史二輪復習實效,2023年4月14日,青島市高中歷史二輪復習聯動研討在青島39中舉行。區市教研員、局屬學校高三年級教師,各區市學校高三集備組長及骨干教師50余人出席活動并進行了熱烈的交流研討。會議由青島三十九中歷史教研組長馬國旗主持。
來自青島三十九中的胡曉凡老師進行題為《“數字”經濟下的國運——中國賦稅制度演變》的二輪復習課堂展示。胡老師在青島三十九中前期開展的項目式教學實踐經驗基礎上進行了高三二輪專題復習設計。胡老師開宗明義,首先介紹選題來源: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以數字的形式攤派到每一個民眾身上,而民眾繳納的如涓涓細流般的稅收又匯聚成國家財政的汪洋大海,稅收的穩定與否關乎國運興衰。隨后,胡老師展示篆書書法的三個字讓學生進行現場學習:從造字法角度理解賦稅役。以“小切口——真情境——大時空——深挖掘”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古今賦役制度的演變。學生依托“中國賦役制度演進趨勢、誰來征稅、如何破解“黃宗羲定律”三個環節,夯實了中國賦役制度的必備知識,并借助真實、開放的項目問題情境,自由選擇相關史料進行解釋和論證,在大時空下進一步理解賦稅制度的變化趨勢和“黃宗羲定律”,以及中國共產黨人破解“黃宗羲定律”的決心,不忘人民群眾的初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于無聲處提升學生的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等相關素養。
青島三十九中高三歷史集備組任存娣老師進行了《做實做細 穩中求進 高效備考》的經驗分享。作為一名即將退休的老教師,任老師仍奮戰在高三歷史教學一線,以“螺絲釘”精神進行高三相關備考工作。任老師結合自己的課堂觀察和教學實踐,總結出了高三復習校本化的一些經驗方法。在山東新高考“穩中求變求新”的總基調下,高三教師應加強課程標準、新教材和新高考試題研究,以“六本——強化練”的基本方式,創新不同模塊下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科基本能力和素養。如中國古代史按照朝代順序側重圖片教學,近現代史側重大單元教學等實用方法。
來自青島二中的張晶華老師對課例進行了高度評價,張老師從課堂語言、課堂基本規范、課例設計和課堂本位四個維度進行了點評。胡老師這節課的幾個主題始終在古代與現實之間來回穿梭,體現了歷史課最樸素的價值,以史為鑒。在歷史的學習中,學生在思考解決問題中感悟其背后的價值立意,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培育學生的責任意識、家國意識。學生在層層探究中運用到了必備知識和主干知識,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提升素養和能力。本節課注重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絕對不是就一個問題講一個問題,而是透過這個問題看本質,分析本質,提升高階思維。本節課沒有一個字提高考,應對高考,但在聽完之后,你會直接感受到無論從素養還是能力與價值,處處都指向了高考。
來自青島藝校的付召東老師對胡老師本節課的務實性性予以了高度肯定。胡老師在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中處處滲透著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素養,注重家國情懷的培養。三個探究項目梯度明顯,板書設計邏輯清晰、要點明確,既體現出青年教師扎實的基本功,也反映出青島三十九中歷史教研組抓落實、夯基礎、提分數的務實作風。付老師從試題解題思路的引導、應用兩個方面給出了建議。
每一場教研的聯動,都是一個集體智慧的分享。獨行快,眾行遠;不啻微芒、奮楫篤行,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青島三十九中高三歷史組將砥礪奮進,勇于創新,誓創高考新輝煌。
撰稿人:曲鴻飛
審核人:趙晟珂 劉鋒
責任部門: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