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教務處 李倩主任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閱讀點亮青春 書香潤澤校園》。
四月,是一個洋溢著詩情的季節。在這美好的季節里,我們將在4月23日迎來一個飄灑書香的節日:“世界讀書日”。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設立的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
3月27日,我校讀書節正式啟動。開展讀書行動,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深化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部署,也是進一步推動青少年學生閱讀深入開展,在廣大學生中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促進全面提升育人水平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里,重視閱讀是源遠流長的優良傳統。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正是在讀書中綿延不絕。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個高尚的人交朋友。然而,在這樣一個知識快速迭代、信息大量過剩的時代,我們有著各種便捷的渠道讀取各種信息,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我們越來越多的時間被“困”在微時代,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和學習習慣,使我們越來越遠離書香墨香。
有的同學會問“讀書有什么意義?”楊絳先生給出了答案:“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辈恢蠹矣袥]有發現,身邊越優秀的同學越努力,無數成功人士事業有成后依然選擇讀書來提升自己;比爾蓋茨即使忙于工作,也要抽空讀書,每年大約讀50本;俞敏洪曾經3個月讀60本書,平均一天半讀完一本。優秀的人,往往好學、勤奮;平庸的人,往往懶惰、不求上進。
讀書和不讀書有什么區別?網上有個很火的段子:當你開心時,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倍皇侵粫骸肮蹦憧?,讀書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的思考、邏輯、談吐、與人共事等各個方面。讀書偷懶一時爽,卻不會一直偷懶一直爽。所有偷過的懶和半途而廢,都會在未來某個猝不及防的瞬間,跳出來為難你。同學們,請相信,讀書是對自己最低成本,卻最高回報的投資。越會讀書的人,未來就會越多選擇。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塑造我們的性格,豐富我們的精神,厚實我們的底蘊。
青春美如斯,正是讀書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閱讀是人類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薄鞍氘€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蓖瑢W們,讓我們一起暢飲這“源頭活水”,攀登這人類進步的階梯;與書籍為伴,與知識為友,以智慧為師。走進浩瀚書海,感受名家指引,讓縷縷書香伴你我同行,讓閱讀點亮最美的青春。
責任部門: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