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三十九中海洋教育特色享譽全國,海洋專家講座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海洋知識,還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發展思維,提升格局,被譽為“每周一次的仰望星空”。2023年4月21日下午,青島三十九中高新分校(高新區第一實驗初級中學)開展了“探秘神奇海洋”系列學習項目——海洋調查講座,拉開分校學生“仰望星空”的帷幕。講座面向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成員校同步進行線上直播。
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到了中國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吉國教授。吉國教授從事海洋調查工作三十余年,熟悉水體、地質、物探、ROV等各類海洋調查技術裝備的使用和裝備技術管理。曾多次主持和參與了“中日黑潮合租調查”、“中韓水動力循環調查”、“126專項調查”、“西北太平洋環境調查”、“南極科學考察12次隊”、“大洋深海資源勘查”、“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首次大洋環球科考”等國家大型海洋調查任務,主要從事海洋水體調查和調查數據處理與分析工作。
本次海洋科技講座共分為兩部分,首先,王振敏校長向同學們介紹了青島三十九中的海洋特色教育。
藍色洋教育是青島三十九中的特色教育品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享有全國的教育品牌。相關教育教學成果先后獲得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建有7個高標準海洋實驗室、2個人工智能海水養殖實驗室、2個海洋標本館、1個院士實驗室和1個海洋調查研究室,并聘請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海洋局北海分局、黃海研究所等駐青科研院所的100余位專家、博士作為兼職教師?!八膫€一工程”即每周一次海洋專家講座,每月一次海洋科學實踐,每學期一項海洋研學課題,每學年一次海上科考實踐,充分激發了學生關注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理想信念,促進學生創新能力有效提升。借助海洋教育的實施,每年有二十幾名學生升入中國海洋大學等涉海高等學府。近年來,學校作為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核心校,深化與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駐青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設立獎學金、聯合育人等舉措,為學生全面發展注入了動力。
接著,吉國教授為同學們進行海洋調查科普講座。通過吉國教授的細致講解,同學了初步了解了海洋調查的相關內容,開啟了探尋海洋之謎的探索之路。
吉國教授首先向學生介紹了什么是海洋調查,以及海洋調查發展歷史和過程?!昂Q笳{查”就是以全球海洋為對象,對海岸帶和灘涂、近海區域、遠洋深海實施的觀測和探測活動。人類很早就開始關注我們身邊的海洋,海洋調查起源于歐洲,1872年底,英國派出由軍艦改裝的“挑戰者號”海洋調查船,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環球探險活動,這是第一個有計劃、有組織的海洋調查活動,“挑戰者號”對海洋的系統探測和分析研究成為近代海洋調查和研究的“里程碑”,從此年輕的海洋研究和海洋調查活動,走上了更為科學的發展軌道。
海洋調查為人類感知和認識海洋,揭秘海洋,利用海洋,保護海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海洋調查船至今仍是我們獲取海洋觀測資料的主要技術手段。
接著吉國教授為同學們從海洋觀測要素、海洋空間和海洋作業方式上介紹了海洋調查的主要對象和內容,海洋調查的方式方法,并重點介紹了我國海洋研究和海洋調查的發展過程和成就。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的海洋調查幾乎是一片空白,僅有的一點海洋研究和觀測,主要集中在青島、上海和廈門地區,從事海洋研究和海洋調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們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去追趕歐美等海洋發達國家百年的發展歷程。例如在2005年,“大洋一號”船叢青島起航,橫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實現了國家海洋局 “查清中國海,進軍三大洋,登上南極洲” 的戰略發展目標。另外還展示了我國建造的海洋調查船
經過30多年的沉淀和積累,我們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海洋調查船建造和改裝的理念,為我國海洋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硬件基礎。
最后吉國教授為同學們介紹了海洋調查的在海洋科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發現海底熱液噴口,海洋衛星葉綠素觀測,暖流的蛇形運動與厄爾尼諾,大洋中脊探測,地磁和重力探測,巖石的年齡測定等等,許多重要理論的研究突破,都是基于海洋調查發現的關鍵數據作為支撐。通過這些案例,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海洋調查的重要性。
本次講座中吉國教授生動有趣的講解,展示了有關深海探測、海洋重器的珍貴圖片和視頻資料及趣事趣聞,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在整個講座過程中,同學們也一直認真聽講,不停地做著筆記。
以海育德,以海育人,海洋教育是青島三十九中的特色之一,作為分校將繼續傳承這一特色,通過開展各類海洋科普教育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不斷提示學生的海洋科學素養,培養學生投身海洋強國建設的使命感,助力全國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設。
撰稿:紀 悅
審稿:于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