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39中是青島市最早開展海洋教育的學校,作為中國海洋大學附屬中學,以及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核心校,我校始終牢記使命擔當,大力開展藍色海洋特色教育。如今,我校海洋教育已走過10多年的歷程,已成為青島39中特色教育中一張亮麗的名片。
我校是青島市教育局首批藍色海洋教育特色實驗先行先試學校,也是國家海洋局授予的全國首個“海洋意識宣傳教育基地”。此外,學校還創辦了青島市首個“海洋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成為全市乃至全省唯一一所以培養海洋科技后備人才為目標的海洋特色中學。2021年10月,“向海而生”山東省藍色海洋教育現場交流活動在我校召開,標志著我校的海洋特色教育正以迅猛之勢蓬勃發展、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我校實施的海洋教育“四個一工程”,即每周一次海洋專題講座、每月一次的海洋實踐考察、每學期一項課題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和海洋游學,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我校還建立了人工智能海洋養殖實驗室、高標準海洋課題研究實驗室,擁有海洋科教館、海洋生物標本館和海洋圖書館。聘請了管華詩院士、鄭守義院士等40多名海洋教育和科研專家作為特聘教師和指導教師,100多位博士走進“博士工作站”。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市第一個海洋博士流動站入駐青島三十九中,鄭守儀院士工作室也設立在我校。此外,中國海洋大學、自然資源部北海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也成為了我校學生科研和實踐單位。
在“問題即機遇”的發展觀和“在研究中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教育生態之下,青島39中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夠充分享受學校的海洋教育資源。在這里,學生以海洋教育為載體,激發興趣,開闊眼界,逐步成長為具有明確的專業發展志向、優秀的學業成績、突出的動手實踐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后備人才。
在高中三年的學習中,學生實現了“人人有課題,人人做研究,人人出成果”。學校每年均有70個以上學生的研究課題獲國家“海洋科研未來之星”優秀課題獎,學生的多篇論文已發表在核心期刊。青島39中的學子們真正做到了“在研究中學習,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海洋班的學生經過三年來的課題研究、實踐活動,接軌新高考,在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等方面占據了天然的優勢。很多學子圓夢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雙一流高校。
據已畢業的海洋班學生反映,高中期間參加海洋講座、課題研究、海上科考和海洋游學的寶貴經歷,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研究的巨大興趣,鍛煉了他們出眾的科學研究能力,尤其步入大學后,他們的受益更加凸顯。從青島39中畢業、走向大學校園的學生,不僅有過硬的文化課成績和綜合素養,更具備了高中時代海洋教育和項目式教學所帶來的科研能力與探索精神。
據半島都市報記者進行的“青島39中歷屆海洋班畢業生跟蹤調查”數據顯示:在接受問卷調查的246名海洋班畢業生中,有55.3%的學生表示自己在科研方面可以做到得心應手;有89.43%的學生表示大學畢業后會繼續讀研或已經在讀研,而這個讀研率之高,已經遠超全國平均數。
在人生路上閃閃發光的學子們,證明了十多年來,青島39中一直堅持實施的與大學和科研院所聯合育人的人才培養方式獲得了巨大成功。
十年磨一劍,青島39中的海洋教育正在蓬勃發展,期待著你來感受海洋的魅力!
相約盛夏,
我在美麗的青島39中校園等你,
期待你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