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千百年來,端午文化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逐漸成為傳承、弘揚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載體之一。在端午節里,人們會紀念屈原,在思接千古的家國情懷中積蓄前行的力量。在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學校學生發展中心設計開展了“品味端午·家國情懷·永遠跟黨走”的節日主題活動。
活動一:品味端午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端午節吃粽子已有很悠久的歷史,其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南方則有豬肉、火腿、香腸、肉丁等多種餡料。
7.1江易航
7.2魏子華
7.3沈俊豪
活動二:編制五色繩
五色絲線,又俗稱五色絲、五彩絲。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
7.3周敬雅
7.3王芮
活動三:制端午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同學們通過自制香囊的形式來感受端午節習俗。
7.4李俊藝
7.4李林峰
7.5石芮佳
7.5鄭可欣
活動四:書端午情懷
同學們搜集和端午有關的古詩詞,品味內涵,繪制詩配畫作品,或者手抄報,或者書寫一副書法作品,深入了解端午節的文化知識。
活動五:承中華文明
學校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不但了解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歷史故事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習俗,而且將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融入新時代高新分校學子的心間,高新分校學子將自己的夢想同祖國的發展聯系起來,將愛國之情化為報國之行。
撰稿:岳 娜
審稿:楊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