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彌堅行致遠,弦歌不輟奏華章。為了進一步提升教師學科素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7月10日上午至7月11日上午,青島三十九中高中部在A樓階梯教室開展了暑期教師全員培訓,特邀青少年心理教育的專家、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的特聘督導陳默教授,青島市語文教研員楊富華老師,中學特級教師、南通中小學名師凌宗偉老師分別進行了三場專題講座。黨委副書記張玉華,副校長劉軍、趙晟珂和全體教師共同參加培訓。
此次培訓學校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講座開始之前趙晟珂副校長進行了培訓動員講話,指出時代在不斷變化,暑期培訓正是幫助教師研修、更新知識、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舉措,并提出以下希望:第一,做到三個牢記,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二要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三要牢記服務師生的根本宗旨;第二,要樹立三個意識,一是質量意識,教學質量是立校之本,二是團隊意識,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三是底線意識,要有師德、道德、學術、安全意識。在動員講話最后趙校長和全體教師分享了兩句話:一個學生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何其幸運,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位同志都能成為學生的幸運,青島三十九中學生的幸運。學校遇到一位好老師何其光榮我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志也能夠成為青島三十九中的光榮。
第一場講座主題為“提升教師素養 關注學生成長”,由陳默教授帶給大家,講座從增強學校的軟實力入手,第一,強調了教師職業價值感的重要性,引導教師去了解當下孩子的特性;第二,強調教師的基本素養——覺察力和溝通技巧;第三,指出學生管理目標是讓學生心神安寧地投入學習;第四,指出教師一定要去了解學生學業不良的環境及心理因素,并給出了解方法和解決方案。
要做一個有方法、懂孩子的好老師就更需要教師在提升自身素的前提下注重教師職業心理資源的培養,提高青少年心理工作的溝通能力,關注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
第二場講座主題為“為什么是‘設計’而‘不是’備課”,凌宗偉老師從上課三個“吃透”入手,即“吃透”大綱、“吃透”教材、“吃透”學生,講座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的要求,點出了課程標準凝聚了核心素養,緊接著第二部分講解了教師應該如何去落實“核心素養”,第三部分對“任務群”教學和整本書閱讀教學給出建議,第四部分講解了課時目標中重難點的確定與選擇。
教學設計需要設計思維,設計思維需要整體考慮、系統規劃、關注細節,在新課程背景下,系統的教學設計,以目標為導向,教師的每個行為都應該緊緊圍繞幫助學生實現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發展,新課程背景面對新的教育需求和新的實力,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并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楊富華老師就此展開了以“‘三新’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學面臨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為主題的講座,從課標要求、教材內容、高考例題三個方面,舉例說明了三者的緊密聯系、不可分割,指出課堂教學要將三者結合,決不能忽視某一方面。同時,楊老師還分享了課堂主問題的設計應該注意的問題。
作為學校的第一線教師,要勇于探索,樂于進取,不斷反思,不斷改進,讓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的家園。
全體參加講座的教師,認真聆聽,記錄要點,針對課標的重要變化,老師們今后將更加關注全學科育人教學,更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的培養。本次暑期培訓如一陣清風吹散教師們教學道路上的疑難,教師們在培訓的過程中學有所得、收獲頗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參加培訓老師們在今后的工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學以致用,砥礪深耕,履踐致遠,為成為學生的幸運而不斷努力!
撰稿:遲淏琳
審稿:趙晟珂、付立金
責任部門:教師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