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來不其城,飛天萬里舞霓裳。
鉛華洗盡丹青壁,凈土莊嚴梵音場。
千佛千窟千秋立,一絲一路一同光。
胡人道士今安在,駝鈴鳴沙亦悠揚。
習近平總書記曾言:“敦煌,我心向往之。”為堅定學生文化自信,研究、保護、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9日上午,三十九中高新分校2022級3班的同學們懷揣著對敦煌文化的向往與熱情走進城陽博物館,通過參觀“只此敦煌——敦煌石窟藝術特展”以及“城陽山海間”兩個展覽,感受千年敦煌與不其之城的獨特文化魅力。
第一站邂逅敦煌一眼千年
敦煌,與我們曾學過的絲綢之路息息相關,它是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是東西方文化薈萃之地。敦煌石窟是如何開鑿的?工匠們如何分工?敦煌壁畫的種類都有哪些?是如何繪制的呢?采用什么材料繪制?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激動的心情,同學們走進“只此敦煌”展館,跟隨講解員老師的講解,一一找到了答案。
通過參觀學習“絲路明珠、壁上丹青、莊嚴佛宮、凈土梵音、通達四方、霓裳美儀、匠心營造”七大主題,同學們近距離感受到了敦煌一千多年的歷史,展館中精美的敦煌花磚、壁畫、菩薩塑像讓同學們嘆為觀止;石窟開鑿技藝使人連連驚嘆,無論是來自深海的珊瑚,還是來自群山的晶石、溪流中的砂金,它們隨著駱駝來到敦煌,都成為了工匠、畫師手中為壁畫添上色彩的材料;“胡旋舞,疾如風”,壁畫上旋轉、跳躍、不停歇的胡旋舞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敦煌壁畫上的舞蹈,在漢唐舞蹈傳統、古印度佛教文化、周邊眾多民族舞蹈風格的影響下,愈加生發出敦煌舞蹈的獨特魅力;壁畫中的故事引人入勝,重溫九色鹿的故事、聆聽釋迦牟尼降魔成道的故事……凡此種種,讓同學們不斷贊嘆著敦煌文化的精妙絕倫與璀璨神奇。
(壁畫中的胡旋舞者)
(九色鹿的故事)
有趣的是,觀展前老師為每位同學準備了一枚精美的敦煌系列書簽,在觀展過程中,細心的同學找到了與書簽上圖畫相同的佛像形象圖,驚喜溢于心間。
第二站走進山海間回望不其城
城陽,山海之間的一首史詩。一走進“城陽山海間”展館,迎面而來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循著歷史足跡,與歷史文物近距離對話,同學們深切感受到這一方水土的厚重歷史。
從“龍山文化時期”的文明曙光,到“齊之邊鎮”的海疆守望;從“漢代不其”的東方之城,到“流風余韻”的千年暢想,數千年的歷史風云孕育滋養著這方水土,一脈相承,生生不息,無不彰顯著一座古老的東方之城的人文魅力??缭綒v史長河,坐上歷史快車,不同文化思想在這一方寶地上競相繁榮發展……昨天和明天、歷史和未來,在這里相逢。千年不其城,千年歷史情。
(東夷先民場景)
戰國巡禮
城陽,古稱“不其”。“不其”之名源于境內的不其山(今稱鐵騎山)。
愛民的不其令童恢
最古老的佛寺法海寺
通過本次參觀,同學們近距離享受到一場盛大的文化精神洗禮。沉浸式感受著燦爛的敦煌文化與城陽文化,欣賞著不一樣的藝術美,同學們對博大精深的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激發了同學們學習、保護、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供圖:2022級3班家委會
撰稿:2022級3班宋佳怡周敬雅
審稿:王琨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