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激發學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增強對海洋資源保護開發的意識,探索初中階段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式,9月15日,青島三十九中高新分校成功舉辦本學期第三次海洋科技講座課程講座(刪)(總第14期)增。本次講座邀請的主講嘉賓是青島太平洋學會副會長、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趙臨教授。本次(刪,改逗號)講座的主題是“海洋筑夢”——海洋與海洋工程。
趙教授從學生的身邊的生活講起,“生活在青島我們對海洋有著無限熱愛,你對海洋與我們的關系有怎樣的認知?”在與學生頻繁的互動中,趙教授以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圖片展示了海洋的奇妙之處。海洋孕育地球生命,提供生命所需的物理環境和物質要素;海洋通過水汽運動和固體運動,為地球上一切生命提供物質循環的動力和介質;海洋使人類既相隔離又相連通,隔離造就多樣性人類文化,連通使不同文化交融相互影響;海洋是巨大的生物寶庫,是幾十萬種海洋生物的家園,也是人類食物和生物材料的重要來源;海洋是各類礦物、能源和油氣資源的聚寶盆;是眾多產業的依托;海洋給我們波瀾壯闊、碧波白浪之美,深邃遼遠、變幻莫測之險,巖礁灘涂之奇,以及無窮的想象、無盡的風光、無限的文化創意。神奇豐富的內容,深入淺出的講解,引發了學生們的濃厚興趣。
隨后,趙教授由海洋與人的密切關系,講到海洋科學、海洋技術、海洋產業、海洋工程、海洋生活、海洋社會、海洋文化的豐富內涵,并分享了他多年的研究經驗和對海洋工程的深入了解,讓學生們對海洋事業和海洋工程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在講座中,趙教授還強調了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向學生們介紹了當前海洋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問題,并提出了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建議。學生們在參與討論中表達著對海洋環境保護的關注和支持。
講座現場,初一的(刪)同學們專心聽講、認真筆記,與趙教授密切互動,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索精神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同學們紛紛舉手提問或是回答科學家提出的問題,氣氛熱烈。
“仰望星空,與科學家對話”,相信科學的種子正悄悄埋在了孩子們的心間。那些未來的環保志愿者或是海洋科學愛好者(替換為)們,一定會為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為未來的海洋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撰稿:岳娜
攝影:李夢婷
審稿:孫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