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到秋日果滿枝,學到深處隨得滿。2020年9月12日,青島第三十九中學2018級第二輪海洋課題順利結題。疫情給同學們的課題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但是阻止不了同學們的實驗興趣和熱情,同學們抓緊點滴時間,一絲不茍地完成各項實驗,獲得第一手資料,為最終完成課題打下了基礎。他們利用業余時間,在一起討論問題,制作課題模型,撰寫結題報告,制作演示PPT,加強匯報演練。
王馨悅課題組認真做好每項實驗
本輪課題涉及包括海洋在內的多個領域?!跋窨茖W家那樣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是青島第三十九中學學生學習品質的彰顯,同學們不但通過課題研究解決了預設問題,而且在研究過程中能夠發現并提出新的問題,實現了以課題研究為基礎的持續的科學學習,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例如辛欣然課題組,在揀取有孔蟲中可以用課本中所學的靜電提取,于是發明了靜電提取儀器,并準備申請專利;劉蘭欣課題組在完成課題中,不斷優化原來課題預設,最終制作出了小巧好用的電動黑板擦;丁曉樂課題組經過反復調查和思考,最終設計出了美觀、大氣、實用、適合班級和校園的多功能垃圾箱,而且還給青島市市長寫了推薦信,希望能在青島地區幼兒園、中小學和大學推廣使用。
欣然課題組在做有孔蟲實驗過程中發明了揀取有孔蟲的工具
徐睿課題組提取薄荷精油制作的香皂與薄荷精油
丁曉樂課題組經過調查研究制作的校園班級垃圾桶模型
本輪課題共計59個課題。主要以海洋課題為主,涉及到垃圾分類、防疫防控、交通出行、家居生活等不同領域。本次課題研究歷經1年的時間,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學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學校海洋研究實踐基地和學校海洋課題研究室,在5位博士和10位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創新性地完成了相關課題研究。本次結題學校成立了以董帥帥博士后、姚琳琳博士、王正泉博士、鄭天鳴老師和徐桂亮老師為評委的專家團隊。經過一天的審核與評議,對學生課題做出了評價。
董帥帥博士后、姚琳琳博士、王正泉博士、鄭天鳴老師和徐桂亮老師聽取學生匯報
王韻涵課題組展示他們在琴島海域的巖相生物標本與定性分析
任子菡課題組將校園的植物進行調查與梳理,建立校園植物信息庫
課題結題評審結束,董帥帥博士代表專家團隊對學生課題進行了總體點評:同學們的課題研究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課題研究成果內容豐富,課題操作環節科學嚴密,課題展示與表達邏輯有序。青島第三十九中學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 ”的理念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將學習轉化為研究,有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驅動力。
在海洋教育實施中,國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海上科考的支持。管華詩、秦蘊珊、馮士筰、鄭守儀、吳立新等院士或題詞鼓勵,或開展講座,或指導學生課題支持39中開展海洋教育。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所、水族館給學生進行海洋知識講座,協助課題研究。學校建有博士工作站,指導學生課題研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青島港、明月海藻集團、北海服務中心航標處、水族館都是青島39中的海洋實踐基地。2018年青島第三十九中學的海洋特色教育獲得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青島第三十九中學踐行“每個孩子都優秀,每個學生都精彩”的育人理念,在海洋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并實施了項目式教學,讓課題研究、項目研究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一種常態。促進核心素養落實、激發創新思維已成為學校新生態。2020年學校獲評國家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示范校,這是國家對學校育人與教學模式的充分肯定。學校將借新課程新教材示范校建設的東風,繼續推動課題研究性學習的深入發展。
撰文:徐桂亮
審稿:劉鋒
課程中心·海洋教育研究室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