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4日下午,北京師范大學羅瑩教授和助理研究生李琪琪通過視頻連線對物理組的項目式教學進行指導,由教研組長丁寧老師主持,鹿英妮老師、王學晉老師進行說課,物理組全體教師參與本次視頻會議。本次高端備課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項目式教學推向常態化課堂教學。由于我們物理組之前進行的項目式教學側重于單元教學的項目式教學,而現在我們希望優化針對單節課的微項目教學。關于這一個議題我們特進行了本次高端備課。
王學晉老師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流程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說課。本節課的項目任務是“制作簡易彈力秤”。學生需進行兩輪實驗探究過程,第一輪是探究一根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結合F-x圖像和關系式總結規律;第二輪讓學生換用兩根彈簧和橡皮筋分別重新進行實驗,通過對實驗結果的討論,得出胡克定律的表達式。最后制作簡易彈力秤,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和創新設計能力,體會物理的應用和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說課后,羅瑩教授肯定了我們老師在項目式教學上認識的進步,同時給出了一些建議。羅教授認為,對胡克定律探究的實驗也可以用不同的彈簧進行,應該不拘泥于橡皮筋;在制作彈力秤時,可以讓部分小組用彈簧制作,進而不同組之間可以討論精度問題;羅教授還對王老師教學目標的分析進行了更為細致的指導,教學目標應更加貼近核心素養進行表述。
鹿英妮老師的課題是《探尋有機玻璃棒導光的奧秘》。課堂導入以不同的角度彎折玻璃棒,讓激光從玻璃棒的一側射入,引導學生觀察其射出方向。課堂中通過演示實驗和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總結得出光疏介質與光密介質、臨界角和全反射的條件。在實踐應用環節,應用實例有內窺鏡和光纖通信等,指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模型,讓學生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羅瑩教授指出,應注重把驅動問題分解成教學任務,驅動問題應包括本節課全部教學內容,由教師指導學生將光導纖維中的光路圖畫出,有利于培養學生構建模型的能力。
最后,羅瑩教授肯定了物理組教師將項目式教學融入常態化課堂的做法,并且指出在融合過程中應當進行適當的教材整合,使項目式教學的優勢發揮更好。
在與北師大專家交流的兩個小時過程中,物理組教師們受益匪淺。本次研討不僅讓我們對項目式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也給我們正在努力的項目式教學融入常態化課堂答疑解惑,物理組教師們會繼續在項目式教學的道路上堅定前行,為學校項目式教學成就再添碩果!
撰稿人:張銳
審稿人:丁寧
責任部門:課程中心